問:因為我是生物醫學領域的博士班學生,在聽結果報告時,有的人會在標題頁後的 slide 直接放上演講的「架構」(Introduction → Result → Conclusion / Discussion),但我自己覺得基本上所有的 presentation 都是照這樣的順序在走,那還有需要多花費一張 slide 的空間和時間在這上面嗎?
答:(蔡依橙)
這個問題分兩個層次,一個是權力問題,一個是專業問題。
權力問題部分:如果你的老闆強烈要求你這樣做簡報,那就順著他吧。你能不能畢業是他決定的,不要跟自己的未來過不去,等你變成老師時,記得給學生正確的觀念就好。
專業問題部分:是的,您說的對,不需要。事實上蔡依橙醫師在 ASCI 獲得 Best Young Presenter Award 獎項時,並沒有放上大綱頁,甚至連後續的「introduction」「materials and methods」「results」「discussion」單頁架構頁面也沒有。
當然,內容還是標準的四段式,但去掉大綱頁與架構頁後,除了節省時間,更能達到無縫銜接、渾然天成。
重要的是「完整的說好一個科學故事」
一個好的科學簡報,不需要特別強調「這裡是 introduction 囉」也應該能讓人家知道你在講 introduction。我們應該要直接用呈現的內容讓人家懂。
就像張惠妹唱歌,需要特別打張 slide 說「這裡是副歌」嗎?不用!旋律、音高、節奏、唱腔,就應該要傳遞「這裡是慷慨激昂的副歌」,如果你唱到副歌,觀眾還不知道你在副歌,該檢討的,是這個 singer / presenter。
所以,優秀的科學簡報,應該是從「問一個每個人都曾經有興趣的問題」開始,接著回顧過去文獻缺憾、選擇正確研究法、分享後續結果、分析限制、並總結最重要精華。
如果能完整的說好一個科學故事,有沒有架構頁,並不是太重要的。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