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報和上課有何不同?投影片張數和演講時間相關嗎?

 

問:簡報和上課有什麼不同?會隨著上課時間長短不同,有不一樣的預計張數嗎?時間長(如兩小時)或時間短(如 15 至 30 分鐘)的簡報,在視覺設計上為了能持續吸引注意力,有啥要注意的技巧或是必須避免的地方?

 

答:(邱建勳)

 

 

「簡報」跟「講義」是完全不同的「媒體」

 

投影片(slide)不是講義,也不是書籍,更不是投影件(slide+document=

slideument),引領深刻思考、啟發學習動機才是製作投影片的中心思想。

 

 

5_savd2014-200

 

 

既然是簡報,就是簡要報告,是用來傳遞意義,不建議把簡報當講義。先用簡報聚焦,傳達重點,引起關注;如果需要字字句句明白呈現,不妨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書面資料,坐下來與大家一起研討,這樣效果會更好。

 

需要仔細閱覽的資料,可以文件方式補充,讓學生帶回研讀。如果沒有引發興趣,即便課堂投影片給予再多資料,學習者不情不願、囫圇吞棗,根本沒有內化,馬是了然。

 

簡報的目的是傳遞「意義」、賦予「動機」,並非呈現完整資料;讓觀眾得知意義,觀眾就會關注其重要性,自然會去尋找細節,這就是化被動為主動的簡報技巧。因此,無論多複雜的資料,都可以用簡潔清楚的設計方法將之「視覺化」,將重點最佳化出來。

 

 

 投影片張數從來都不是問題

 

例如:Lawrence LessigDick Hardt高橋征義或 13 歲少女 Sky McCloud 為父親新書發表做的巡迴簽書簡報;另外,邱建勳醫師在「簡報技巧高峰會」演講時,透過視覺化美學設計,讓每張投影片蘊含一種主要想法,展現其獨特且步調很快的表達風格,一樣獲得熱烈迴響。

 

以操作層面來說,無論哪種型態,如果時間超過 Brain Rules 的 The 10-minute rule,學習力都會下降;此時可啟動汽車旅館 情境模式,如問答、討論、分組或演練等,轉換氛圍,從單向變雙向,甚至多重面向,增加現場感染力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本篇發表於 學員提問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